close
      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,不论贫富,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。谚云:“十月一,冬至到,家家户户吃水饺。”这种习俗,是因纪念“医圣”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。
      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,他著《伤寒杂病论》,集医家之大成,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。张仲景有名言:“进则救世,退则救民;不能为良相,亦当为良医。”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,访病施药,大堂行医。后毅然辞官回乡,为乡邻治病.其返乡之时,正是冬季。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,饥寒交迫,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。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,支起大锅,在冬至那天舍“祛寒娇耳汤”医治冻疮。他把羊肉、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,然后将羊肉、药物捞出来切碎,用面包成耳朵样的“娇耳”,煮熟后,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“娇耳”,一大碗肉汤。人们吃了“娇耳”,喝了“祛寒汤”,浑身暖和,两耳发热,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。后人学着“娇耳”的样子,包成食物,也叫“饺子”或“扁食”。
       冬至吃饺子,是不忘“医圣”张仲景“祛寒娇耳汤”之恩。至今南阳仍有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民谣。

        已经记不太清在故乡是怎么过冬至的了,那个时候生活条件不是很好,能够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顿饺子是非常幸福的事情。而且,过了冬至,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。公公是冬至这天的生日,往年这天家里是庆双节的,今年不知道怎么样,冬至前两天我就把生日蛋糕送过去了,今年恰逢老头子的六十大寿,真是对不住啊。冬至这天是在娘娘家过的,头一天晚上妹妹因说起来要吃饺子,我也乐得张罗,就列好了购物单,做好了准备。非常可惜没有把这个过程拍下来。
       打算要做菠菜面包的香菇肉馅,原料是:面粉,菠菜(秋天的菠菜),香菇,肉米,最好是五花肉,大白菜,胡萝卜,生姜,大蒜,其余的油盐酱醋各种调料备用。
         先是和面,一定要用纯净水和面,而且是冷水,要一边揉一边添水,这样才不至于和得太软,同时加入开水焯过的菠菜,娘娘建议使用菠菜汁,这样就不会有菜筋,但我的想法是不要浪费,有粗纤维在里面有助消化。面和好之后要放在那里醒一段时间,这样水分可以更加均匀的渗透,面粉也更加有韧性,煮熟了之后咬劲更好。
        做馅子比较麻烦,所有的材料都要切碎,挤干水分,这个工作是由亲爱的娘娘大人完成的,我没有这个技术和耐性。这里有个小贴士:白菜切碎了以后撒上盐,腌一会儿就出水了,而且可以保持白菜脆的口感。准备好之后就开始盘馅了,注意这个动词:,而不是。一定要用手去盘,而不使用工具去拌。这是关键。先把肉酱用手打粘,一定要朝一个方向打,据说这样的过程是使肉中的胶质蛋白分子链重组,使肉与肉之间团结在一起,包出来的饺子馅才不会散开来。最好再加入一点煮肉的汤,这样煮出来的饺子一咬一包汤。肉酱打好之后就一次放入香菇末,白菜末,胡萝卜末,姜末,盐,鸡精,糖,麻油,胡椒粉,十三香,混合均匀后就行啦,放在一边备用。
       包饺子是个技术活,但是我的技术不够娴熟,一个人包完估计该上床睡觉了,娘娘义不容辞的友情演出。包了将近两百个饺子,邻居们送一点,亲戚那里送一点,这是中国人的传统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多出来的面团做成了薄饼,放点油煎熟,那个香啊。北方人吃饺子讲究原汤化原食,吃完饺子喝碗面汤,那个舒服阿。头锅的饺子二锅的汤,都是最好的成色和味道。最妙的是再喝点小酒啊,饺子就酒,越喝越有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alicez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